一、灵巧手的核心组件 在具身智能的愿景中,人形机器人需要通过与环境的物理交互来学习和执行任务。而灵巧手,作为与外界进行精细交互的“最后一厘米”,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与操作能力。它不仅是感知
作者丨铅笔道 华泰诗 只上过四年小学,借高利贷搞研发,宁波父子两代人将一家塑料小厂“折腾”成252亿行业龙头。 近日,来自浙江宁波宁海县的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——双林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双林股份”)在港
近日,SEMI在《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报告》中宣布,2025年第二季度全世界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到330.7亿美元,同比增长24%。受先进逻辑制程、HBM相关DRAM应用以及亚洲地区出货量增加的推动,20
【摘要】据知情的人偷偷表示,逆变器巨头德业股份计划进军AIDC领域,并主要聚焦800V直流产品,目前正处于项目立项与团队组建阶段,预计在一年半内推出样品并实现量产。 此外,德业股份计划推出基于125千瓦混
作者丨铅笔道 黄小贵 奥迪威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,拟在境外发行股份(H股)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。 奥迪威位于广州番禺,成立于1999年,做超声波传感器和执行器。 它基本的产品包括测距传感器、流量传感
作者丨铅笔道 松格 近日,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联讯仪器)递交招股书,准备在科创板上市,拟募资金额为19.54亿元。 联讯仪器是一家高端测试仪器设施企业,业务覆盖电子测量仪器与半导体测试设备,
7月30-8月1日 WAIE2025(第六届)全数会智能工业展及大会 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为期三天的展会已告一段落 《展后报告》正式上线 带您揭秘展会精彩内容,重温视觉“盛宴”! 展会大数据首
作者丨铅笔道 祝枝杉 8月31日,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芯碁微装)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。 芯碁微装成立于2015年,主营业务为激光直写光刻设备的研发、制造与销售,产品应用于PCB(印制电路
导语:帕尔默·拉奇提出了“游戏化战争”理念,他预言,“未来战争将由游戏玩家赢得”。 王剑/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/出品 2025年6月,安杜里尔公司(AndurilIndustries)以305亿美元估值
在工业自动化的庞大体系中,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占据着核心地位,堪称工业设施的 “大脑”,负责精准控制与协调各类生产流程。步入 2025 年,中国 PLC 市场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与技术快速革新的
巨化股份1000亿市值背后的氟化工,如何用电子氟化液卡位AI液冷千亿赛道? 当GB300芯片散热设计功耗突破140kW,当数据中心PUE标准严控至1.25以下,一场关于散热技术的革命正席卷全球。 在这
当特斯拉Optimus完成马拉松长跑,当智元机器人年产千台工厂投产,一场关于人形机器人执行器的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。 在这片2030年200亿行星滚柱丝杠的蓝海中,一家中国汽车零部件巨头正以惊人之势跨界
最近大A市场很热,AI液冷很热门,一些概念股相当火爆。 你是否也赚钱了?还是亏钱? 当单机柜功耗突破50kW大关,当亚马逊云祭出直冷芯片革命,一场关于数据中心散热权的战争已进入白热化。 在这场千亿规模
2025年无疑是机器人产业爆发的元年。 从热度上看,近期的WAIC以及WRC两场盛会,有“活”的机器人展台都是人山人海,观众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。 从数据上看,据MIR DATABANK数据及分析显示,
电控系统“心脏”强力搏动,中国工业自动化迎来黄金时代 在一条繁忙的生产线上,巨型机械臂精准抓取、移动、放置,动作行云流水。这背后,有一个隐形指挥官正默默调控着每台电机的转速和扭矩——变频器。2023年
芝能智芯出品 随着台积电宣布退出氮化镓(GaN)代工业务,功率半导体产业格局正迎来新的转折点。 GaN器件在制造工艺、外延设备和系统级设计方面与传统硅功率器件存在非常明显差异,这使得代工模式难以充分发挥
“国产替代”浪潮席卷半导体产业腹地,功率器件作为电能转换的核心元件,其战略价值正被市场重新审视与定价。 伴随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储能等下游需求持续爆发,叠加国家政策强力支持,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押注这条
“国产替代”浪潮席卷半导体产业腹地,功率器件作为电能转换的核心元件,其战略价值正被市场重新审视与定价。 伴随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储能等下游需求持续爆发,叠加国家政策强力支持,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押注这条
当北美经济学家戴维蒂斯提出“动态能力”理论时,他精准揭示了企业长青的核心密码,真正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现有资源,更源于持续突破边界的能力。 这一理论在商业实践中光芒四射:马斯克从电动车出发,将触角伸向太
8月13日,中国电机行业龙头卧龙电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,成为2025年“A+H”上市浪潮中的又一重量级选手。 在恒瑞医药、海天味业等行业巨头纷纷南下布局的背景下,卧龙此举不仅是资本路径的拓宽,更
芝能智芯出品 2025年的数据中心,正在被一场看不见的热浪吞噬。新一代处理器的性能越高,耗电和发热就越疯狂,冷却系统已经被逼到极限。 过去几十年,CPU凭借通用性成为计算的绝对主角——无论是数据中心还